【以終為始】每個人每天都不停在說話,但是,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多。很多專家都教人如何說話,我個人有個體悟是—說話,是為了成事,不是壞事。(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)
每個人每天都不停在說話,但是,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多。
很多專家都教人如何說話,我個人有個體悟是—
說話,是為了成事,不是壞事。
說話的結果,最後能成事,一定是好話;
相反地,最後壞事的,一定是蠢話。
用這個標準來決定—
要不要開口說話、
要不要說這句話,
大概就不會說錯話、惹對方不高興;
或是把對方逼得走反方向,把你氣死。
因此,「懷有目的性」的說話,
先想到話說出口之後的結果,
再來決定說話與否、說哪句話。
這是說話的「結果論」,
也是史蒂芬柯維七大成功習慣的第2守則:
「以終為始」。
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年輕人,做業務,
嗓門很大,也很敢於表達意見;
有意思的是,沒聽過有人背後批評他。
因為他從來不會禍從口出,
而他面對的主管是最機車的、
來往客戶是最棘手的、同事是最小人的。
有一次對方太過分了,他仍然好好說話,
我問他怎麼做到的?
他回答得很簡單:
「我是做業務,就是要做到業績;
做不到業績的話,我何必說?」
腦袋多清楚呀,知道說話是來成事的;
這個觀念改變他的命運、成就他的職涯。
後來他所屬的公司人事震盪,幾波更迭,
走掉不少大咖,
他卻扶搖直上,成了總經理。
可惜多數人在說話時,
說的是當下的情景,成了抱怨;
或說的是內心的情緒,成了氣話。
他們都忘記說話是來成事,不是來壞事。
人是情緒的動物,
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。
但是,理性若被情緒蒙蔽,失去判斷力,
就真的淪為只是動物而已。
除了職場,在家人相處,這點也很重要。
多年來在親子關係,
我只用情緒,不用理智,
不僅徒勞無功,還造成裂痕,令人心痛。
現在要開口時,我都謹記這點:
這話說出口,能成事嗎?
若不能,我就換個說法,只說能成事的。
像昨天我到南部辦事,
兒子也難得主動熱心地說要載我、陪我。
可是才到新竹站,就接到電話說不能來,
他前一天夜班至凌晨2點,累壞了……
換作以前,我會先罵再說;
現在不同,line留言:「要睡飽喔。」
等辦完事,下午回程看到他來說對不起;
我得說,這是第一次他出錯時主動道歉。
所以孩子不是不認錯,
而是父母的責罵,剝奪他們認錯的機會。
我相信,他下次跟人家約會時,
會去注意自己排班的狀況,便不會失約。
這不就是我們期待他做到的事嗎?
一樣地,日前作家搭捷運,
身體不舒服,卻有3個年輕人不讓座,
把她氣炸了,
不僅在臉書理直氣壯說了一頓,
還貼上其中2個年輕人的照片。
結果呢?
引起網路熱議,主要都是在談她的態度。
因為她有如大考巡堂,
在捷運上來回走著,嘴巴還叨念:
「我來看看哪個年輕人要讓座?」
這話只會讓年輕人反感,不會愧疚讓座。
溝通就是要有效果,
從目的反推回來,說話便能八九不離十。
能成事的,就是有用,通常是好話;
會壞事的,就是沒用,何必說呢?
還非說不可,不僅說廢話,更是說蠢話。
所以,好好說話並不難,原則就這個:
能成事的,再開口說;
會壞事的,換個說法,再開口說。
2023_0927_0111
圖文轉載:洪雪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44456198451/posts/pfbid025GazkJKzhw5FXhsKZ3taR4uC1uSDV6d8Bdr8e5gS9X4vErGw1zkXoHFReZiP2qrql/?mibextid=Nif5oz
以終為始(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