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話,是為了成事,不是壞事】 每個人每天都不停在說話,但是,真正會說話的人不多。 很多專家都教人如何說話,我個人有個體悟是— 說話,是為了成事,不是壞事。 說話的結果,最後能成事,一定是好話; 相反地,最後壞事的,一定是蠢話。 用這個標準來決定— 要不要開口說話、 要不要說這句話, 大概就不會說錯話、惹對方不高興; 或是把對方逼得走反方向,把你氣死。 因此,「懷有目的性」的說話, 先想到話說出口之後的結果, 再來決定說話與否、說哪句話。 這是說話的「結果論」, 也是史蒂芬柯維七大成功習慣的第2守則: 「以終為始」。 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年輕人,做業務, 嗓門很大,也很敢於表達意見; 有意思的是,沒聽過有人背後批評他。 因為他從來不會禍從口出, 而他面對的主管是最機車的、 來往客戶是最棘手的、同事是最小人的。 有一次對方太過分了,他仍然好好說話, 我問他怎麼做到的? 他回答得很簡單: 「我是做業務,就是要做到業績; 做不到業績的話,我何必說?」 腦袋多清楚呀,知道說話是來成事的; 這個觀念改變他的命運、成就他的職涯。 後來他所屬的公司人事震盪,幾波更迭, 走掉不少大咖, 他卻扶搖直上,成了總經理。 可惜多數人在說話時, 說的是當下的情景,成了抱怨; 或說的是內心的情緒,成了氣話。 他們都忘記說話是來成事,不是來壞事。 人是情緒的動物, 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。 但是,理性若被情緒蒙蔽,失去判斷力, 就真的淪為只是動物而已。 除了職場,在家人相處,這點也很重要。 多年來在親子關係, 我只用情緒,不用理智, 不僅徒勞無功,還造成裂痕,令人心痛。 現在要開口時,我都謹記這點: 這話說出口,能成事嗎? 若不能,我就換個說法,只說能成事的。 像昨天我到南部辦事, 兒子也難得主動熱心地說要載我、陪我。 可是才到新竹站,就接到電話說不能來, 他前一天夜班至凌晨2點,累壞了…… 換作以前,我會先罵再說; 現在不同,line留言:「要睡飽喔。」 等辦完事,下午回程看到他來說對不起; 我得說,這是第一次他出錯時主動道歉。 所以孩子不是不認錯, 而是父母的責罵,剝奪他們認錯的機會。 我相信,他下次跟人家約會時, 會去注意自己排班的狀況,便不會失約。 這不就是我們期待他做到的事嗎? 一樣地,日前作家搭捷運, 身體不舒服,卻有3個年輕人不讓座, 把她氣炸了, 不僅在臉書理直氣壯說了一頓, 還貼上其中